當前位置:技術 > 教育寶寶常見的三大誤區 - 第三代試管嬰兒/雙胞
時間:2017-05-24
1、把孩子當小大人對待
80后父母有話說:我希望自己沒有完成的心愿在孩子身上實現。
初為人父母的80后家長對自己寶貝有著較高的期望,甚至將孩子當做自己的翻版培養,為此在孩子出生后就根據自己的意愿設計孩子的興趣培養項目、用成人定勢思維來規范寶貝的行為。
“當寶貝用自己的視角來認識世界時,家長不斷地將自己的意識灌輸到孩子的頭腦中,使得孩子說大人話、做大人事兒,為此家長還沾沾自喜。”孫磊提醒家長,隨著寶貝的成長,逐漸形成自己的喜好和興趣點,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為孩子選擇活動,忽視寶貝自身的需求從而讓孩子們產生逆反的心理。“在家庭教育中,‘教育’二字是雙邊活動,不僅僅是家長教育子女,孩子們的行為也是教育父母的過程,年輕的父母應在家庭教育中視子女為伙伴,放低自己的年齡試著用兒童的思維方式與寶貝共同思考、游戲,擺正家庭教育的天平。”
2、教育孩子啥事都講民主
80后父母有話說:我們崇尚自由、民主,希望得到更多的尊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凡事也要民主。
有的家長認為對于孩子的每個要求給予充分的尊重和認同就是先進的、民主的。在家庭教育中無具體評價的賞識,如在孩子做對任何事情時,家長的贊賞語言都會是“寶寶真聰明”,不忍心拒絕孩子哪怕不合理的要求,不去表達自己對孩子無理要求的不快,認為這樣可以給孩子營造寬松、民主的教養環境。
3、愛孩子就給他較優越的生活
80后父母有話說:優越的生活條件讓我們有條件為寶貝創造優質的物質生活條件!經常能聽到家長之間溝通如何為孩子選購精加工營養品,經常看到孩子手中幾百元的玩具,甚至看到休息日家長帶著未滿6歲的孩童穿梭于各類學習班,而忽視孩子在成長中的生理需要及生活體驗的過程。
“看似家長的投入卻并非適合寶貝的成長。”金太陽幼教集團總園長孫磊認為:孩子更需要的是生活中從父母處直接經驗的獲得,在生活中學會生存,在模仿、交往中學會學習。“不應將學習視為結果的展示,更應關注的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促進。家長需要從孩子自身需求出發、從寶貝年齡特點出發,讓寶貝在家庭教育中得到較根本生活學習過程的快樂體驗。”